心有一憾,终成桂冠——张懿博的“金牌答卷”写满坚持与智慧

  “时间到,比赛结束!”2025年9月 22日 在第三届全国 技能大赛 药物制剂赛项 决赛现场,当裁判的终场口令响起,张懿博从容 按下计时器停止键 。场馆喧嚣如潮,他却异常平静——那份纠缠他300 个日夜的遗憾,终于在此时悄然消散。 颁奖典礼上,他一边向台下观众致意,一边紧紧攥着胸前闪光的金牌,脸上满是按捺不住的激动——那是千万次磨砺凝结的一刻加冕,是他用坚持为自己赢得的最沉重的勋章。

                                                                 药物制剂赛项金牌选手张懿博登上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领奖台

就在 月前,同样的终场口令,曾让他陷入深深的自责。“真正的胜利,是战胜过去的自己。此次未达预期,唯有清醒复盘,方能不负此行”,这是他在 省选拔赛结束后总结写下的文字

                                                                        折桂之憾:省赛夺魁,心有未甘

2024年11月,河南省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药物制剂赛项选拔赛正式拉开帷幕。与其他选手一样,张懿博为这场比赛做足了准备。 在训练的日子里 ,实训车间成了他最熟悉的“家”,设备运转声是他最亲密的伙伴。没有现成的操作标准,他就以“时间”为度量,反复优化流程;没有确定的参数范围,他就以行业共识为基,在千百次调试中寻找最优解。这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劲头,让他在设备安装、运行、调试的每一个环节都积累了足够的底气。

他本以为,凭借这份扎实的技术储备和流程熟悉度,足以在赛场上从容应对。然而,真正的赛场从来不只是技术的试金石。

倒计时数字冰冷跳动,四位裁判的目光如炬,汇聚成无形的压力网。尽管前期凭借熟练的操作顺利完成设备安装与调试,但在成品产出阶段,设备前端突发常见故障。此刻,追求完美的心态反而成了双刃剑 他全神贯注于排除故障,却忽略了时间流逝与设备运行状态,未能及时更换 成品框 ,导致部分合格产品误入不合格区。

按照GMP规范,已混入不合格区的产品不能再被回收。他只能带着遗憾继续后续操作,而这次失误已如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彻底扰乱了他的节奏。当他填写生产记录时,发现成品收率因之前的失误而偏离预期。虽勉力完成了全部操作,但比赛结束的哨声已在耳边响起。他终究没能为自己按下计时器的停止键 这未竟的一按,成了他省赛之旅最清晰的记忆。那一刻,时间成了他心中最深的遗憾。但也是这份遗憾,成为了他后续三百个日夜中最清醒的催化剂。

淬火之功:三百昼夜,砺技铸心

选拔赛的失利没有让张懿博沉溺于遗憾,反而成为他重塑自我的起点。2025年初,学校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的备赛工作,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带着一份“不留遗憾”的信念,开启了长达九个多月的系统性攻坚。这段时间,他不再仅仅是“重复练习”,而是以问题为导向,用智慧构建体系,用坚持夯实根基。

在技术上,他从“快”转向“准”,从“熟”迈向“精”。

针对选拔赛中因突发故障导致的时间失控,他为自己设计了“极限压力训练法”:每天模拟十次以上设备停转、参数异常等故障场景,要求自己在3分钟内完成判断、调整与恢复。每一次模拟,他不仅追求“解决”,更注重“优化”,详细记录处置时间与决策路径,逐步构建起一套应对突发状况的“应急程序库”。这种对细节的反复雕琢,正是他精益求精的体现。

                                                                                         张懿博日常训练—— 在进行压片机安装操作

在心态上,他将“被动承受”转化为“主动塑造”。他主动请教心理咨询教师,学习“呼吸锚点法”和“任务聚焦策略”,并将这些方法融入日常训练。每次模拟操作,他都邀请同事组成“裁判团”,在旁计时、记录。“裁判团”甚至故意制造干扰,真实还原赛场的高压氛围。遇到失误时,他不再懊恼,而是冷静执行“三步复盘法”:一停,深呼吸平复情绪;二析,厘清是技术疏漏还是心态波动;三定,立即制定针对性的强化练习。这种有方法的坚持,展现了他训练的智慧。

九个多月的沉淀,让他逐渐从“害怕失误”走向“掌控过程”。那些曾经绊倒他的问题,已被逐一拆解、内化为身体记忆与条件反射。当他再次站上国赛舞台时,他所依靠的,已不仅是熟练的操作,更是由坚持所淬炼出的沉稳、由智慧编织的从容。

                                                                                   登顶之证:国赛亮剑,金榜题名

技能、心理与运气,是赛场上的三重考验。张懿博在训练笔记中写道:“三者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而技能与心理,是选手唯一能牢牢掌握的要素——必须全力以赴,将可控之事做到极致。”

2025年9月,郑州航空港 中原国际 会展中心迎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 3400 余名技能精英齐聚于此,空气中弥漫着决战的气息。历经 月系统集训的张懿博,终于站上了这个期待已久的赛场。

实操赛题聚焦 药物制剂 固体制剂的核心工艺 -- 制粒与压片。面对二十余页的生产指令与记录文件,仅阅读理解就需要五分钟。每一秒都弥足珍贵,每一步都关乎成败。

凭借日复一日的扎实训练,张懿博沉稳完成生产前检查与物料领用。“设备安装正常,加料正常,启动准备就绪。”他在心中默念流程,稳稳开启设备。当黏合剂缓缓注入时,他的目光紧锁定在制粒机上—— 黏合剂 一旦过量,将导致全线崩盘。

意外不期而至 因黏合剂粘度过大,加料 时间 超出设备设定,机器骤然停转。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 长期坚持训练形成的肌肉记忆让他没有丝毫犹豫。他迅速调整参数,果断重启,目光在颗粒状态与屏幕数据间快速切换,手上动作却稳如磐石 -- 这正是三百个日夜的 扎实训练 赋予他的底气:“调整有效,误差可控,继续操作!”

虽然成功化解危机,但宝贵的时间已流逝大半。压片操作结束时,计时器仅剩25分钟。他还要完成成品检验、设备清场和记录填写 这个时间在训练中都已接近极限。

历史重现,但结局已然不同。“抓大放小”的策略瞬间激活,那是三百个日夜淬炼出的赛场智慧。他的双手稳定如初,动作精准依旧,在最后两分钟果断舍弃非核心步骤,全力保障成品交付。

计时器跳动到0 ,他完成了所有关键操作。这一次,他不再是那个在省赛终点线前被动等待判决的选手,而是与时间并肩抵达终点的同行者。当 终场口令响起 ,那份曾萦绕心头的遗憾,在国赛的赛场上,被从容的心态与三百个日夜淬炼出的实力彻底中和、分解,最终消散在胜利的荣光里。

                                                                 张懿博在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药物制剂赛项比赛中

                                                                                传薪之志:化金为烛,照彻前路

张懿博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 药物制剂赛项中斩获金牌,是 河南药院 在该领域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该校作为 河南省现代医药产业技工教育集团牵头院校, 一直 围绕推动河南省现代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结合“7+28+N”产业链群中的重点产业链——现代医药产业链的发展布局,通过深化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共谋发展新路径。 药物制剂专业 作为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首次 参加 国赛即脱颖而出、勇夺桂冠,不仅实现了 竞赛 成绩的历史性突破,更彰显了 河南药院 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上的显著成效。这份殊荣,是对 河南药院 专业建设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最具说服力的国家级认证。

如今,张懿博的金牌故事已成为河南药院深化“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产 ”的生动实践。回到三尺讲台,他将参赛经历转化为宝贵教学资源——在讲授GMP规范时,以选拔赛“成品掉落”案例阐释“规范是药品安全生命线”的深刻内涵;在设备应急处理教学中,通过讲述“黏合剂加料超时”的故事,培养学生临场应变与时间管理能力。他那本写满批注的备赛记录本,已成为学生们争相传阅的“实战宝典”,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他们严谨、系统、多维度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张懿博的课堂教学——指导学生 压片机片重调节

从技能赛场到育人讲台,张懿博的成长轨迹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技工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宗旨。在“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的时代召唤下,他正以自身经历证明:技能成才之路需要脚踏实地、勇于突破。这枚金牌,不仅是他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未来,他将带领更多学子在药物制剂领域深耕不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为打造医药行业技能人才高地注入新动能。

在“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背景下,张懿博所在的生物医药产业学院积极推动竞赛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药物制剂教研组将国赛技术标准系统整理编撰成《药物制剂实训指导手册》,为工学一体化教学树立了新标杆;同时主动对接企业资源,邀请行业技术骨干入校共建“岗位实战课程”,实现了“赛场—课堂—岗位”的无缝衔接。这种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育人模式,正是对“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这一国家战略的扎实回应。


图文:生物医药产业学院
       编审:朱滢莹
       复审:朱滢莹
       终审:刘如江
       校对:宣传部(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