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幕后功”到“台前彩”—— 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闪耀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全景纪实

9月的郑州航空港区,虽秋从“幕后功”到“台前彩”

——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闪耀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全景纪实雨延绵,却挡不住技能热潮的澎湃涌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于9月19日—9月23日在这里举办。这场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项目最全、参与最广、影响最深的职业技能盛会,以“技能照亮前程”为主题,汇聚全国35个代表团3420名顶尖选手,在106个赛项中展开巅峰对决。在此期间,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以下简称“河南药院”)身兼数职:既是搭建赛场的“幕后工匠”,以全链条保障筑牢赛事安全屏障;也是摘金夺银的“台前健儿”,凭硬实力斩获3金3银1铜2优胜,创学校参加国赛以来历史最好成绩;既是文化传承的“践行者”,更是育人为本的“引路人”;既用中医药特色技能展演彰显文化魅力,又组织师生观摩比赛播撒技能种子,同时还参加技能强国论坛并校企签约,擘画产教融合、校合作蓝图。河南药院以多元角色闪耀国赛舞台,书写职业教育赋能技能强国的生动答卷,国庆节到来之际,也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送上一份厚礼。

一、“搭台”见匠心:全链护航,专业服务赢口碑

“从‘作战图’到‘实景图’,我们用17天筑起国赛赛场的‘安全屏障’。”河南药院副校长樊予惠的话语里,满是保障团队的坚守与自豪。作为9个赛项的保障单位,学校以“保障有力、智慧高效、绿色节俭、专业安全”为十二字行动纲领,迅速组建以党委书记陈凯、校长周秉伟为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技术保障、场地保障等12个专项工作组,200余名师生化身“攻坚战队”,织就“赛前筹备—赛中服务—赛后复盘”的全链条保障网。

赛前筹备,专业与精准是不变的追求。为让竞赛环境与行业实际无缝衔接,学校集结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后勤骨干组成专项团队,对照国赛技术标准逐环节打磨细节。仅药物制剂赛项,便精准还原从研发、生产到质检的全流程场景,小到设备调试参数的毫厘校准,大到赛场动线的反复推演,每一处都凝聚着“匠心”。12个专项工作组的组长均为中层干部,他们带领组员以“作战图+日程表+验收标准”闭环推进。自9月10日首车物料进场后,保障团队以场馆为家,昼夜奋战至完成验收,用“药院速度”筑牢赛事公平根基。

赛中服务,责任与奉献是鲜明的底色。24小时响应机制如“定心丸”,技术保障组全时待命解决设备故障,场地保障组严控水电气网确保平稳,安全保卫组预案在先处置突发,志愿服务组协调保障校内正常教学秩序。在这场大赛中,有人作为新手奶爸在孩子出生刚满半月便奔赴赛场,有人手部被划破缝五针后仍带伤坚守,有人抱病依然守好岗位——这份“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担当,让高强度的赛程实现“零失误”,也让“专业度高、服务性强”的评价,成为学校保障能力的最高嘉奖。

赛后复盘,沉淀与传承是长远的考量。保障团队迅速梳理经验,将设备清单、人员调度、技术对接等细节归档,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方案,为后续赛事提供“河南药院样本”。从“被动响应”到“主动谋划”,从“经验摸索”到“标准输出”,河南药院用匠心诠释了“搭台人”的责任与担当。

二、“登台”展锋芒:摘金夺银,硬核技能显实力

如果说保障工作是“幕后功”,那么选手在赛场上的表现便是“台前彩”。“正常发挥就是超水平!”出征前校党委书记陈凯的叮嘱,化作选手们赛场上的沉稳底气。河南药院10名技能健儿出征9个赛项,在高手云集的较量中,凭借日复一日打磨的扎实功底和精准到毫厘的实操技能,交出了一份足以载入校史的成绩单——3金3银1铜2优胜。

新赛项突破尽显实力。养老护理、育婴、药物制剂赛项首次跻身国赛,河南药院囊括这三个项目的金牌,突破历史,是学校参加国赛的最好成绩。李孟芳以温柔细致的照护动作、专业规范的流程,在养老护理赛项摘金;李明辉凭借扎实的婴幼儿护理知识与应急能力,展现新时代育婴人才素养,在育婴赛项斩获金牌;张懿博以精准剂量控制、规范生产流程,在药物制剂赛项中将金牌收入囊中。

世赛选拔项目同样亮眼。常冉在健康和社会照护赛项中,以人文关怀与专业技能并重的表现摘银,成功入选国家集训队;姬金雨和武香君也凭借在赛场上的沉稳表现分别获得商务软件解决方案和口腔修复工艺技术项目的优胜奖,同样入选国家集训队。

李智、张心德分别获互联网营销、集成电路工程技术项目银牌,陈健摘得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项目铜牌。每一块奖牌,都是学校在医药康养领域高技能人才培养硬核实力的见证。

成绩背后,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长期深耕。自3月24日启动8个项目集中备赛以来,学校打造高仿真竞赛环境,分5次开展集中考核;“心健谷”实训中心为选手全程提供心理辅导,体育教研组制定体能训练方案,教练团队扎根备赛场地,为选手制定“一对一”专项训练计划,邀请行业、企业专家针对性指导。从清晨实操到深夜复盘,选手们以“一万小时定律”打磨技艺,最终在国赛舞台绽放光芒。正如校长周秉伟所说:“我们培养的技能人才,要‘技有所长,更技有所精’。”学校构建的“理论+实践+竞赛”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日常学习便接触行业最高标准,此次国赛取得的佳绩正是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最好检验。

三、解说展风采:声动赛场,用声音传递温度

赛场内选手全神贯注投入比赛,赛场外大赛专设的赛项解说员则面向观众展开精彩讲解。河南药院的9位赛项解说员,有活跃在讲台的青年教师,也有专业技能精湛、表达能力出众的学生。他们青春洋溢的形象、娴熟专业的表达,迅速成为赛场外的“人气焦点”。讲解员用专业知识架起“赛场”与“公众”的桥梁,让观众从“看热闹”进阶到“看门道”,不仅读懂了技能竞赛的价值,更感受到专业技能对生活的影响。而这,正是本届国赛“开放共享”办赛理念的生动体现——赛事不仅是选手比拼的舞台,更是向社会普及技能知识、弘扬工匠精神的平台。河南药院的赛项讲解员,用声音传递技能温度。

四、延伸拓新局:展演添彩,校企签约筑生态

国赛的舞台,不只是技能比拼的赛场,更是文化传播的窗口、产教融合的纽带,也是师生成长的课堂。

中医药展演让文化“活起来”。赛事期间的河南特色技能展馆内,河南药院打造的中医药技能展台古香古色、药韵十足,成为全场热门“打卡点”。中药调配、中医艾灸、手工泛丸、AI问诊等项目轮番上演,自选花草茶调配、文创香牌香囊制作、耳穴贴体验等互动环节,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据统计每日有2000余人次参与其中,美观又实用的耳穴贴、别致的中药发卡、散发着淡淡草药香的中药香牌香囊……,成为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的最佳载体。

这场展演不仅是一场传统文化展示,更是一次技能交流。通过现场演示、互动体验等,让全国各地的观众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河南药院以中医药文化特色立校、特色强校,作为培养医药康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始终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教学实践,此次特色技能展演是学校推动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的生动缩影。

师生观赛让初心“燃起来”。9月21日,学校组织155名师生赴国赛现场观摩,沉浸式感受技能比拼的热烈氛围。从互联网营销的数字智慧,到集成电路的精准操作,再到育婴、养老护理的民生温度,选手们全神贯注的状态、精益求精的细节,让师生们直呼“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在国家技能成果展河南馆的奖牌展示柜前,师生们看到了学校李翡玉莹老师的健康照护金牌,深刻体会到技能的“含金量”。谈及这趟“国赛研学之旅”,校长周秉伟说:“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是举办全国技能大赛的重要意义之一,技工院校要抓住机会,带师生们来现场亲身感受、现场教学,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切身地感受技能照亮前程的深刻道理,才会更直观地看到技能改变生活的无限可能。”观摩结束后,“我也想站在国赛舞台”“用一技之长报效国家”的心声,成为师生们共同的理想追求。

校企签约让产教“强起来”。在9月20日举行的第二届技能强国论坛上,河南药院作为河南省现代医药产业技工教育集团牵头院校与河南张仲景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等技工教育联盟(集团)代表上台签约,成为“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合作伙伴和技工教育联盟(集团)伙伴。

“本次签约深化了校企合作,为我校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今后,河南药院将聚焦“7+28+N”产业链群中的现代医药产业链,通过工学一体化教学和产教融合,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河南药院党委书记陈凯在签约后表示。根据协议,校企双方将共建实训基地、开发课程教材、联合师资培训,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推动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近年来,河南药院多举措推动技能人才培养:一是转化竞赛成果、融入康养照护等项目技术标准,让课程内容紧跟产业需求;二是承办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机械行业选拔赛口腔修复工艺技术项目等赛事,打造技能人才成长平台;三是深化校企合作,引入企业技术标准与专业师资,助力学生在校接触行业前沿、毕业快速适应岗位,切实达成“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的培养成效。

落幕的是赛事,开启的是新程。从“搭台人”到“登台人”,从“幕后功”到“台前彩”,河南药院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上书写的不仅是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更是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赋能人才培养的新篇章。展望未来,这所历经46载沉淀的技工院校,必将在医药康养领域持续深耕,培养更多“懂技术、善实践、能担当”的高技能人才,为中原大地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为“技能中国”建设注入动能!

图片:大赛各保障组提供

撰稿:朱滢莹

终审:刘如江

校对:宣传部(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