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召开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健康与社会照护专业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成果研讨工作会

为进一步推动技工院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健康与社会照护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推进实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23年5月11日-5月12日,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召开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健康与社会照护专业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成果研讨工作会。

人社部一体化课改核心指导专家程华,康养生活服务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钱永明,人社部一体化课改指导专家尹冬梅、樊予惠,第45届、46届世界技能大赛健康与社会照护项目中国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周嫣教授,人社部出版集团指导专家杨绘春(腾讯会议),河南省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指导中心三级调研员朱立奎,河南省教研室部长杨子江,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院长张橡楠、党委书记刘哲出席本次成果研讨工作会,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健康与社会照护专业国标开发各参与校团队负责人及骨干成员参与本次会议。

图 与会专家、领导

仪式由健康服务管理系党支部书记白洁主持。介绍与会领导后,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院长张橡楠致辞,对与会领导和专家表示感谢和热烈欢迎。张院长表示,作为组长校,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与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山东医药技师学院等院校共同组建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健康与社会照护专业国标开发项目团队,在人社部教材办的领导下,在河南省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指导中心大力支持下,在一体化课改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在各参与院校的共同努力下,两个专业已取得了初步成果。感谢各位专家、各参与院校对学院的信任和支持,学院将继续发挥组长校的统筹协调作用,高质量完成此次国标开发工作。

图 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院长张橡楠致辞

人社部一体化课改核心指导专家程华发表讲话,介绍了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健康与社会照护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项目组的近期工作和取得的相关成果,对大家的工作付出表示衷心感谢,也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完成国标开发工作。

图 人社部一体化课改核心指导专家程华发表讲话

人社部出版集团指导专家杨绘春发表讲话,杨编辑表示,希望两个开发项目团队能够推出高质量研发成果,打造一流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为技工教育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图 人社部出版集团指导专家杨绘春发表讲话

启动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和专家在图书馆一楼大厅合影留念,本次研讨会正式拉开序幕。

图 与会领导、专家、项目开发团队合影留念

随后,人社部一体化课改核心指导专家程华分析并讲解了课程编制评审中的关注点,针对于两个专业团队国标成果进行研讨,交流分析在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思考,大家积极发言,达成共识,进一步开展课程标准讨论修订工作。樊予惠、尹冬梅两位课改指导专家进行现场指导。

图 人社部一体化课改核心指导专家程华讲解课程编制评审中的关注点

图 专家指导课程标准修订

图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成果研讨工作会

图 健康与社会照护专业成果研讨工作会

5月11日下午,世界技能大赛健康与社会照护项目中国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周嫣教授从技能竞赛角度,为大家分享健康和社会照护参赛感想及对专业课程的启发。

图 周嫣教授分享世赛与专业建设的融合

5月12日上午,由健康服务管理系党支部书记白洁带领两项目组开发团队参观校园,感受校园文化风采。

图 参观健康服务管理系实训中心

最后,由人社部一体化课改指导专家、学院副院长樊予惠主持会议,对本次研讨会进行总结。她表示要以国标开发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技工教育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技工教育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人社部一体化课改指导专家尹冬梅,对两项目组的辛勤付出表示肯定,也希望两个专业团队能够针对评审要点进一步挖掘国标内容,高质量完成国标开发工作;人社部一体化课改专家贾芹芹通过线上会议发表讲话,对两个专业团队国标开发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两个专业团队提出更高要求,众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全体开发项目组成员,要全力谋划推进项目建设各项工作,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跃升,为全国行业企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康养生活服务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钱永明对两个专业团队国标开发的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高度的认可,希望再接再厉,产出高质量开发成果。

图 人社部一体化课改指导专家、学院副院长樊予惠发表讲话

图 人社部一体化课改指导专家尹冬梅、贾芹芹发表讲话

图 康养生活服务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钱永明发表讲话

本次国标开发成果研讨会圆满结束,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作为国家行业课标开发项目的组长校,将以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开发工作为契机,缪力同心,和衷共济;奋楫笃行,臻以至善。参会专家、参与校开发团队群策群力,按时保质输出各项成果,高质量完成开发任务,为推动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学院将继续充分发挥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不断培养出更多优秀技能型人才,以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