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洒满开封古城,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健康与社会照护专业的实训教室里,学生们正专注练习失能老人翻身护理操作;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上海泰康之家・申园,该专业毕业生们正在带领社区居民做八段锦文娱健身活动。
相距千里,共守“夕阳红”。这一幕温情画面,正是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健康与社会照护专业10年育人成果的生动缩影。
当老龄化社会催生千万康养人才需求,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健康与社会照护专业应势而起,乘势而兴。作为河南康养教育的一面旗帜,专业紧扣“健康中国2030”战略,锚定“技能河南”建设目标,深度融入河南“7+28+N”现代化产业链群建设,以专业实力守护“一老一小”幸福生活,从政策响应到国际合作,从技能培养到社会服务,走出了一条“专业建在产业上、人才育在岗位上”的特色发展之路。
如今,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健康与社会照护专业不仅成为第45、46、47届世界技能大赛健康与社会照护项目中国集训基地,更肩负起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重任,用“金牌”实力书写新时代康养人才培育的动人篇章。
呼应时代需求,护佑“老”“小”幸福
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这一政策为养老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心针”,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养老机构建设、养老服务提供等领域,促使养老服务从传统模式向专业化、产业化方向迈进,也为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后续筹备健康与社会照护专业提供了宏观政策背景。
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老年医学、康复、护理等专业人才培养”;2017年,《河南省“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印发,要求“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于2017年开始参与世界技能大赛,健康和社会照护是世界技能大赛社会与个人服务领域的竞赛项目之一,指为客户/病人提供大量健全的身体和心理帮助,以及个人身心成长和发展方面技术支持的项目。
捕捉时代需求,学院组建专项调研团队,历时半年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调研30余家头部康养、母婴企业,收集岗位需求数据,最终明确专业设置方向:专业需覆盖“老年照护+婴幼儿照护+健康管理”三大方向,培养“持证上岗、一岗多能”的高素质照护人才,填补“一老一小”服务人才缺口。
强化师资力量,打造康养样板
专业既立,唯有辛勤耕耘。历经10年深耕,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健康与社会照护专业已形成“实训硬件一流、师资团队顶尖、资质荣誉丰硕”的发展格局,锻造出中部地区康养技能人才培育的“金字招牌”。
1.5亿设施投入,构建“沉浸式”照护场景。照护技能需在实践中锤炼。截至今年7月底,学院累计投入1.5亿元,建成1.2万平方米的专业化实训区域,配备5000余台(套)仪器设备,硬件水平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实训场地精准匹配“一老一小”服务场景,涵盖“5大中心+56个一体化实训室”。其中,老年照护实训区包含长者之家实训中心、失能照护实训室、失智照护实训室;妇儿照护实训区设置母婴护理实训室和产后康复实训室;人文实训区包含咨询接待实训室,形体及服务礼仪实训室,活动策划实训室;综合实训区涵盖模拟医院病房、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等,可开展急救演练、健康评估、健康管理等跨场景训练;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内建有技能训练区、专家工作室等,满足技能培训、评价、竞赛等功能需要。
这些实训场地并非“静态陈列”,而是“动态教学现场”:学生全程模拟真实工作流程,实现“实训即实战”。
雄厚“王牌师资”,撑起育人“硬脊梁”。专业构建“校内名师+行业专家+企业导师”三维师资团队,35人教师团队中,5名教师具备国家级技能竞赛裁判资格,7名全国技术能手,2名全国青年岗位能手、1名世赛专家、1名世赛翻译,1名市级职业教育十大名师,11名河南省技术能手,1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设有白洁健康照护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市级李翡玉莹健康管理师技能大师工作室。另外,有20名教师曾赴德国、日本交流学习,将国际照护理念融入教学,让师资团队始终保持国际化视野。
强大的师资为专业带来了一系列荣誉,发展成果得到国家、省、市各级认可,累计斩获10余项重量级资质,每年为社会培养2000余名持证照护人才,助力“技能河南”建设。
引入竞赛标准,厚植技能本领
健康与社会照护专业的社会地位,源于其“以赛促教、以标准引领、以技能赋能”的三大核心优势,形成“教学-竞赛-就业”的良性闭环。
“技能竞赛”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催化剂”,构建“校-市-省-国”四级竞赛体系。2018年至今,师生累计承办省市级赛事26次,百余人次参与国家级、省市级赛事,斩获国家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30余人次,获奖数量位居全国同类专业前列。学生技能达标率从2018年的85%提升至2024年的98%,持证率达100%。
高水平教学课程有力地定义了行业规范操作。2022年,人社部启动“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百千万目标”(开发百个专业课程标准、建设千个工学一体化实训基地、培养万名一体化教师)。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凭借健康与社会照护专业的实力,获批健康服务与管理、健康与社会照护2个专业的“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组长校”,联合全国10多所院校、20家企业,耗时1年完成2个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开发。这些成果不仅应用于本校教学,更成为全国同类专业的“教学范本”,彰显“标准引领”的行业价值。
国际视野育人,培育行业英才
专业坚持“开放办学”理念,通过“中德专业共建、中日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照护理念,输送学生赴海外深造,为“一老一小”照护注入“国际智慧”。国际合作不仅提升了专业的“国际化成色”,更让学生具备“全球竞争力”。
引入“双元制”,培养国际化照护人才。2017年,专业与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开展“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成为河南省首批中德康养专业共建试点,引入德国护理的“老年照护”课程标准,融入本地教学。深耕介护教育,拓展海外发展通道。2018年起,专业先后与日本朝日国际学院、日本岛根康复医学院、日本葵会医疗法人集团开展合作,构建“留学+就业”双通道。先后有10名专业教师赴日参与“日本介护行业发展及服务技能提升培训项目”,学习日本“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助力河南养老服务升级。
同时,专业为学生搭建“走出去、能就业”的宽广平台。截至目前,30余学生赴日留学及就业,学习日本介护技能,在日本养老或康复机构高薪就业。
赋能“技能河南”,服务产业发展
作为河南省首批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健康与社会照护专业扛起“服务地方、赋能产业”的责任,紧扣“技能河南”建设目标,面向社会开展“一老一小”照护技能培训与等级认定,成为开封乃至河南康养人才培养的“重要补给站”。近日,学院成功获批成为河南省首批,也是唯一一家“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机构”,标志着在康养技能人才培养领域迈上新台阶,将进一步推动长期护理服务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专业采取“定制化”模式,确保“培训即实用”。培训范围涵盖“一老一小”照护全链条,包括健康照护师、养老护理员、育婴员、母婴护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20余个职业(工种);培训对象覆盖养老机构员工、社区服务人员、待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全年开展健康照护师、养老护理员等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年培训量2000人,持证上岗率达100%。作为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面向全国开展康养类、育婴类师资培训等,这些社会培训不仅为专业赢得“良好口碑”,更助力河南“7+28+N”现代化产业集群中的“健康养老”“母婴照护”产业链发展。
产教融合共生,就业渠道畅通
专业建立“从入学到就业后”的全程护航的就业服务体系,始终以“让学生‘好就业,就好业’”为核心目标,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通过“校企合作拓渠道、技能培养提质量、就业服务强保障”,实现就业数量与质量的双重提升,近三年整体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一老一小”照护岗位对口率达99%,成为河南乃至全国康养人才输送的“主力军”。
专业学生就业呈现“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特点。建立百余家分布于全国的校外实训基地,包含7家上市公司、10家国内知名品牌,充分体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定位。就业目的地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就业单位多为高端养老机构、全国连锁月子中心、产康中心等。
未来,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健康与社会照护专业将在实训平台升级、国际合作深化、社会培训拓展上持续发力,培养更多 “ 懂技术、有温度、能担当 ” 的照护人才,为 “ 一老一小 ” 的幸福生活筑起坚实的 “ 技能屏障 ” 。
【药院金牌专业连连看】第 三 期将推出:《解锁现代健康密码,铺就高薪就业坦途 —— 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康复保健专业发展纪实》,敬请关注。
撰稿:侯爱敏、王星月
编审:张昊天
复审:朱滢莹
终审:刘如江
校对:宣传部(统战部)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声明:“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